記一次心靈的悸動

2020年全世界在對抗武漢肺炎的時候,台灣的老百姓還能較自由的行動,實在是天主的恩典。我因協會工作的需要,到了蘭嶼的朗島部落,適逢主日天便參加了朗島天主堂主日天的聖道禮儀(由傳教員主持),因為堂區神父不在因此沒有整台彌撒。

      或許是島民的居住習慣,朗島天主堂如一般民宅般,淹没在朗島村的建築物中,連教堂的標誌十字架,都不容易被發現。進出天主堂的路徑只容一人通行,有時必須與犬、羊爭道,曲折如九轉迴廊,初時見在不遠處,却怎麼也走不到,等識路人一指,轉個彎人已到了教堂邊。天主堂的一樓是多功能的空間,聖堂在二樓。禮儀開始時,約有50多位教友已在聖堂內靜默,等待參與這場聖道禮儀。

      禮儀由認識多年的傳教員謝永泉主持。永泉兄全程國語和達悟族語並用,而且貼心的使用大螢幕字幕,呈現國語和達悟族語。結束很客氣的為教友們介紹我,這位來自台灣的客人,還讓我向教友們說話。在簡單的向教友們說明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的由來後,詢問教友們身體有沒有那裡不舒服的?結果幾乎全部都舉手。因此,在禮儀結束後,在一樓的多功能空間,臨時增加了足療健康服務活動。

      許多教友到一樓,排隊接受簡單的FJM(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),因為不是規劃的活動,所以一應設施只能因陋就簡。當我把老人家的腳放在我的腿上準備施作足療時,達悟族老人們開始訴說著一段段的個人傷痛史。有長年生病的、中風的、有車禍後遺留的傷痛、有從高處跌落的、有長期肩背痛的,有婦科病痛的,最多的是膝關節部位的疼痛。這些人年紀最輕的45歲,最年長的76歲,因為經濟或環境因素,絶大多數無法經常到台灣就醫 ,又不敢亂吃止痛藥,不舒服時只能忍著。而長期疼痛培養出的忍受能力,竟成了族人彼此間自我誇耀的底氣。我見識過布農族的報戰功,今日卻見識了拼病史。層層疊加的病史,在誰也不服輸的狀況下,終究也沒能產生最終的冠冕;但苦澀的病痛內容,卻真真實實的發生在這些族人的身上。在忍受醫療不便之餘,還能將其化為談笑的話題。彼此的嘲笑聲卻令人聽了不捨。

      我將服務的照片放在FJM的群組中,引發了許多伙伴的回響。有人埋怨為何不早說!有人相約下次一起去。我知道伙伴們必會有此反應,因為服務、愛人,是吳若石神父協會內共同的語言。「減少別人的痛苦,增加別人的喜槳」是我們共同的價值。我許下了下次大伙一起去的承諾。——-坐二小時的船。不怕暈的伙伴來吧!

胡齊望2020.3.29

類似的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